闻风而动,深入田间指导防御台风工作
科技特派员:郑金水
服务内容:7月25日,泉州市农科所副研究员、科技特派员郑金水,赴晋江市安海镇鸿盛果蔬综合场开展台风“杜苏芮”防御工作。
服务期间,郑金水副研究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各项防御措施,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要求企业密切关注台风动态,以防台风、暴雨、洪涝、等当前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为重点,加牢加固相关设施、设备,做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抓好沟渠、大棚设施、临时搭建物、电路、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提高抗灾害能力。
迎“风”出击 助力灾后重建
科技特派员:黄景煌
服务内容:7月30日,晋江市农学会经济师、科技特派员黄景煌,深入晋江市一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晋江市凯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灾后重建指导工作。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过境,风雨未歇。黄景煌第一时间上门走访服务企业,及时了解受灾情况及相关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蔬菜、水果种植户的重建修缮、恢复生产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密切关注次生灾害点,切实筑牢灾后重建“技术堤坝”,为受灾企业重建生产生活秩序注入科技“强心剂”。
黄景煌实地走访一鸣农业公司的辣椒育苗大棚基地,并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损失情况和抗灾物资使用情况。面对被台风损坏的大棚基地,黄景煌就如何做好农业设备的加固、深挖沟排水、灾后基地清理、重建智能温控大棚等工作一一给予指导。随后,黄景煌还到凯翔合作社指导火龙果、芭乐、柠檬、菠萝蜜等受灾水果的灾后重建工作,现场指导如何减少台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固定易倒伏作物、保持水土等工作。
黄景煌走深走实对抗台风的工作指导,增强了企业抵御灾害的意识,提高了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深受服务单位的欢迎。
反光膜制备系列技术研发,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科技特派员:杨光
服务内容:7月12日,集美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杨光,带领光学模具制造技术服务团队前往晋江市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针对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与企业研发人员讨论压印工艺对反光膜变形与逆反射率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反光膜在压印过程中,用到平板压印和辊压两种方式:平板压印存在气体无法去除、压力大、效率低等特点;辊压为连续生产,存在固化时间短、薄膜热压过程中受拉伸等特点。二者压印质量不同,规律不同,如何将平板压片的小角度亮度高的优势转化到辊压产品上,得到高质量反光膜,杨光教授与团队对企业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大量分析,通过企业后续系列实验,优化了压印工艺参数,提高了反光膜的成品质量。
服务企业以来,杨光教授与团队围绕反光膜全工艺链变形与补偿问题,与企业研发主要包括平板压片和辊压亮度差别、大角度结构设计、模具清洗、膜压褶皱、压花工艺等具备高端反光膜模具制备技术,帮助企业提升了反光膜制备工艺稳定性,为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新媒体营销技术指导,助推销售业绩倍数增长
科技特派员:叶炎珠
服务内容:7月23日,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助理讲师、一级电子商务师、科技特派员叶炎珠,前往晋江三创园福建五持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丁总经理商定下一阶段的经营模式及推广方案,为企业抖音短视频推广、天猫店铺运营等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叶炎珠以企业石墨烯鞋和坐垫产品为例,分析产品卖点、短视频素材,并现场实操演示教学,指导企业员工运用剪辑软件优化视频,并就短视频平台规则,统一封面设置、视频卖点文案、发布文案等细节进行逐一讲解,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员的新媒体平台营销推广业务能力。
服务期间,叶炎珠就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及销售渠道创新的需求,坚持定期到企业现场指导与研讨。结合企业每个阶段天猫店、小程序、直播平台及线下渠道的销售数据和推广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营销方向建议。企业从单一的销售渠道,转变为研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私域裂变+全矩阵”立体化渠道模式。通过自建新材料科技应用转化研究院产品研发,自有工厂生产打造稳定供应链,辅之于线上数字化营销矩阵,线下裂变式私域经济,如公益组织传播、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建立“品牌传播+产品销售”双维结构,打造全域矩阵赋能的商业模式,从而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企业的年销售额以倍数式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