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科特派行动周报(永春县)
来源 :泉州市科技局 时间:2023-12-13 10:39 浏览量:

瞄准种业“芯片”  夯实白番鸭产业根基

  科技特派员:黄种彬

  服务内容:11月28日,石狮市种业发展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科技特派员黄种彬,赴永春云河白番鸭保种繁育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到永春白番鸭保种养殖基地后,黄种彬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到永春白番鸭家系核心保种区进行保种技术体系自我审视,从配种方案的执行情况、家系种鸭舍的优化、种鸭疫病防控体系的检查与优化、种鸭饲养方案的审视与优化、种鸭生活环境提升等方面深入分析交流,并开展保种管理技术现场培训,提升公司技术人员的保种技术水平。


  服务期间,黄种彬针对企业提出的扩大核心种鸭的群体、增加家系数量的技术需求,带领企业技术团队从原有配种方案和系谱档案入手,在每个家系的备用种鸭中挑出符合要求的公鸭和母鸭,遵循“避免每一世代的家系内公母鸭有全同胞或半同胞的亲缘关系”的原则,按1:8的比例重组多个家系(另外1只公鸭为备用种公鸭),并将新组建的家系里的每只种鸭记好脚号和系谱编号。在黄种彬的指导下,新组建了5个家系,将原有家系种鸭增至35套,进一步满足了因扩繁对核心种鸭的需求,提高了基地供种能力,对促进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柑桔五化发展,助力柑桔增产提质丰收

  科技特派员:尤有利

  服务内容:11月26日,永春县种植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尤有利,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邀请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西南大学中柑所郑永强教授与华南农业大学李震教授等专家多次莅临永春,深入柑桔基地现场察看、调研、指导,大力推进柑桔智能化、省力化、信息化、机械化、数字化发展,以科技赋能为发展支撑,推动芦柑产业升级,助力柑桔增产提质丰收。


  协助福建省永春聚富果品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基地,建立健全“4系统1平台1中心”(芦柑生长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无线灌溉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绿色虫控系统、数字农业云平台),建成现代芦柑智慧柑园500多亩,健全永春芦柑的标准化、可追溯体系,促使永春芦柑的质量信任程度和品牌知名度得到电商消费者的认可,切实推动柑园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引导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搭建数字柑桔云平台、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管理系统、成果展示中心、农业电子商务系统、5G直播角建设、信息化新技术应用等,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帮助永春叙柑园果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可视化监控系统、环境采集监测系统、农业气象监测系统、智能浇灌无线控制系统、害虫监测与生态杀虫系统、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展示中控中心系统、自动切片机各1套和发电机1台(福特8500w)、无人机3部等小型机械设备,新建单轨运送机配套轨道400米、电动双轨牵引输送机1台、悬挂链式输送线1套,配套电动低速大载荷自走式单轨运送机1台、电动高速大载荷自走式单轨运送机1台、多功能搭载货车2台等机械化设施,举办果园机械化示范现场会,推进柑园机械化、省力化、数字化发展。

  通过大力推进柑桔智能化、省力化、信息化、机械化、数字化发展,2023年永春柑桔增产30%以上,一级果率92%以上,切实助力柑桔增产提质丰收。


防疫保农 科技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科技特派员:谢钦铭

  服务内容:11月26日,集美大学副教授、科技特派员谢钦铭,赴永春县桂洋镇开展科技服务。

  自开展服务以来,谢钦铭老师与团队成员席峰老师和吴泓声老师先后到永春县桂洋镇闽椒8号生产示范区察看辣椒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观察到黄椒的疫病如炭疽病害较为严重, 提出要以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来防控病虫害,尤其应以农业轮作的生态方式进行下一步生产活动。


  到永春县好裕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芋田基地观察槟榔芋生长及收成情况。在未用除草剂的条件下,芋头与杂草共生时,芋头的长势依旧良好, 称赞这种种植模式值得推广,提出要用生物液态肥为原料对槟榔芋的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控技术措施。

  到永春县双喜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参观山茶油产品系列。该公司成立时间只有三年多,已开发生产食用山茶油、保健山茶油和洗涤用产品等。建议进一步加强产品的提升与推广宣传, 以生态文化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的农产品的加工制造产业发展。


  到永春县桂洋镇库湖村五黑鸡养殖场指导鸡病的防疫工作。在仔细观察鸡群动态、鸡粪的形态和气味后, 指出鸡群仍有小部分鸡的健康有些问题。应继续在饲喂水中添加中草药复方水提取液, 除了鬼针草外, 还要添加适量的车前草和鱼腥草,这种利用中草药复方的防疫方法可以每月进行2-3次。同时可喂食芥菜,或在竹园中种植蒲公英等菜草以供鸡群取食。建议饲养人员要进一步优化饲养方案,提升日常养殖防疫管理水平。



“产检研”技术赋能龙头醋企提质增效

  科技特派员:涂永元

  服务内容:11月27日,永春县产品质量检验所、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工程师、科技特派员涂永元,到永春侨新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科技服务。

  永春老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采用独特的液态复式发酵酿造而成,具有酸中带甘、醇香爽口特点。然而,传统永春老醋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老醋产业发展面临整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竞争力弱等困局。

  服务企业期间,涂永元围绕企业永春老醋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所需,结合国家食醋产品标准检测规范,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产检研”共享平台为基础,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和科技研发专业所长,帮助企业建立老醋关键性原料——红曲功能性成分检测方法,同时利用先进的痕量检测技术分析不同批次醋品风味物质,从酿造工艺节点中筛选出关键品控指标,为探索和优化永春老醋酿造工艺提供技术指引,护航龙头醋企做大做强。



科技助力茶企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科技特派员:张文锦

  服务内容:11月30日,农业农村部福建茶树及乌龙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三级研究员、科技特派员张文锦,携孙君助理研究员和永春县科协王美玲高级农艺师赴永春县苏坑洋坪茶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服务期间,张文锦与团队成员实地察看了苏坑洋坪茶场茶园的周边生态环境、总体园貌、立地条件、茶树长势和土壤质地状况,并了解茶园的生产规模、品种种植结构,肥药投入品种、强度及频次和杂草等安全防控,茶叶采摘方式、生产茶类及营销效益等情况。张文锦就成龄茶树修剪高度、秋茶前茶树修剪时间、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生态茶园建设、秋季热旱害防控和多茶类组合生产等技术问题与茶场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他指出:一是要把茶园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它是茶叶生产质量(品质及卫生质量)高低优劣形成的基础,直接影响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生产效益的高低。二是要把茶园管理侧重点放在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上,在保障肥药施用和杂草防控符合所产茶叶质量要求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准化、减量化、生态化。适当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品种轮换、轮边、沟施、覆土;推行全园铺草覆盖技术,以草控草。三是茶树修剪程度(高度)、秋茶前后修剪时间要因地制宜,切合茶叶生产实际。保持茶树适当高度,利于茶叶采摘、高产和茶园系统稳定的保持,增强抗逆性。秋茶前修剪时间要适时、及时,早了,采摘时气温偏高不利于茶叶品质提升;迟了则由于光照时间不足影响茶叶产量。秋茶后修剪时间的早晚将影响来年春茶开采期的早晚,可利用这一特性来调控规模较大、品种种植又单一的茶园,以延长春茶采摘期,精工细作提高茶叶制优率,降低春茶生产风险。这些举措对指导该场今后茶园管理、提质增效具有实际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