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提高生态混凝土制砖品质性能
科技特派员:陈淑梅
服务内容:4月23-26日,福州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陈淑梅,带领研究生科研团队赴泉州台商投资区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对干硬性混凝土材料流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行星搅拌机搅拌物料粘度模型,为行星搅拌机主机转速控制提供依据。
服务期间,陈淑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赴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企业——江苏锦上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1000 型对称立轴行星搅拌机的刮刀结构优化的相关实验研究,并获得混凝土搅拌装备关键零部件结构优化参数。优化后,1000 型立轴行星搅拌机搅拌工作效率由原来的 20 m3/h提高到 23 m3/h。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了生态混凝土制砖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米草防治,红树立功——共同守护湿地生态健康
科技特派员:施宜佳
服务内容:4月26-27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科技特派员施宜佳,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桐青红树林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现场监测技术指导服务。结合企业植栽技术,对湿地环境监测方案做出调整和规划,并对公司员工开展互花米草再生监测与公民科学家工作培训。
服务期间,施宜佳基于前期监测数据分析,指出红树林的栽种对互花米草有具有抑制性,凸显泉州湿地对互花米草防治保护取得一定成效;协助量化复种红树的成活率与增长率,为企业承接泉州湾湿地红树复种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指标。同时,通过现场监测技术指导服务,培训一批5人以上的公民科学家,并带领其学习现场记录与量测工作,引导民众参与环境保护。
校企合作 助力企业提升针织面料研发水平
科技特派员:徐海燕
服务内容:4月9日,泉州师范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教授、科技特派员徐海燕,到台商投资区福建谷鸿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提出服装用针织面料的研发方向和思路。
服务期间,徐海燕教授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实际情况、研发方向等,并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为企业提供服装用针织面料的发展方向和研发思路,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实验和开发方案,对研发的织物样品进行分析等。通过校企合作,开展项目攻关,有力推动了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
开展生物技术培训 提升企业创新意识
科技特派员:王翠芳
服务内容:6月5日,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副教授、科技特派员王翠芳,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普洛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服务期间,王翠芳多次深入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探讨研究基于PROTACs技术相关的天然药物的制备方法,并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PROTACs相关专业技术和天然药物制备相关专业技术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经过王翠芳副教授的指导服务,提升了企业创新意识,提高了企业科研技术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