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 赋能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特派员:尤有利 胡承孝 王平 李婉真 郑丽真 张生才
服务内容:7月31日-8月3日,科技特派员、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胡承孝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王平教授、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站长尤有利高级农艺师、泉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郑丽真农艺师、永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婉真农艺师、永春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张生才高级农艺师,携同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施清研究员前往永春县吾峰镇、五里街镇、达埔镇、湖洋镇,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对柑橘优质化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进行指导,为推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献计献策。
服务期间,科技特派员一行深入永春裕嘉水果专业合作社、永春县吉好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实地调研柑橘种植品种结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销售与残次果和有机物发酵液体化技术应用情况,充分肯定发展沃柑、金桔等早晚熟种植品种,优化新特优品种结构。对柑橘优质化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提出建议:一是采用覆草栽培。实施厌氧发酵时间短、效率高,但存在氨气挥发导致氮肥流失。覆草栽培能有效保持果园土壤水分,降低果园温度,预防日灼果发生效果显著,建议百喜草作为果园代表性良性杂草覆盖,积极开展百喜草自然草生法栽培模式、保留长夏梢减轻芦柑日灼果的研究,推进生态果园建设;二是要充分挖掘无核椪柑植株资源,加强芦柑沙皮病、木虱、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控等管理,及时疏伐郁闭果园与施用持效性好的碱性镁肥,培育立体结果的自然开心树形,抓好后期疏果工作,促进稳产丰产丰收;三是研究不同发酵液配方与使用不同配方菌包的使用效果,及时总结、集成实用的残次果和有机物发酵液体化系统,在永春县其他乡镇与顺昌、平和等省内外柑橘产区逐步推广应用;四是要加强果园土壤生态管理,举办田间课堂,结合新媒体平台,为广大果农提供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现代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五是在稳固已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模式,推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自身品牌,擦亮“永春芦柑”名片,让果农实现增产增收,切实推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香企标准化能力 助推香文化传承与创新
科技特派员:陈金凤
服务内容:7月16日,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科技特派员陈金凤,前往永春雅聚香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香艺标准制修订、企业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并与企业探讨海峡两岸香产业服务类标准共通趋势和机遇。
服务期间,陈金凤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调研香道技艺行业的现状和需求,广泛征求行业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成功指导香企业将团体标准T/YCXGH 002-2020《香艺表演(篆香、隔火熏香)服务规范》升级为泉州市地方标准DB3505/T 12-2024《香艺表演服务规范》,标志着该领域实现了从传统技艺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该标准的出台,不仅为香艺表演提供了统一、科学的指导依据,还极大地提升了香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福建省燃香类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该标准将作为由厦门市沉香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年度厦门首届香道技艺职业技能大赛的赛事标准。
目前,陈金凤正在推动该标准外文版的翻译工作,这对提升我市香产业品牌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助力 林下生金
科技特派员助力林农提效增收
科技特派员:邱翠玲
服务内容:8月4日,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农艺师、科技特派员邱翠玲,来到永春县外山乡云峰村岗梅种植基地,实地调查台风过后又面临高温天气对岗梅生长的影响,开展特殊时期岗梅管护技术服务。
服务企业以来,邱翠玲发挥专技优势,积极服务周边林农。根据云峰村有发展林下经济的需求,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岗梅野生资源较多。岗梅根部入药,是三九感冒灵、王老吉、加多宝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大,靠野生挖取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且又破坏了野生资源。为此,她特地为云峰村和林农定制了林下套种岗梅的发展方案,林下种植既能有效利用林地,又可为林农增效。今年春季,邱翠玲手把手教授云峰村种植户林下套种岗梅40多亩,从地块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高温应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技术指导。目前,岗梅长势喜人,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