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泉州华科大研究院”、“研究院”)是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的大院大所,由泉州市科技局主管和指导具体工作。日前,由泉州华科大研究院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研发的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首个实现“智能诊断—自主决策—精准作业”全链条闭环的智能运维设施。这一创新成果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技术迈入了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为铁路运维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为铁路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然而,传统人工检修长期面临高空作业风险大、人工检测盲区多、经验依赖成本高等诸多难题。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接触网检修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泉州华科大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装备技术研发、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等多家单位强强联合,经过近两年潜心研发,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
此平台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合3D数字孪生、智能识别、控制AI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自主识别缺陷、智能制定检修策略、毫米级精准检修”的接触网智能检修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接触网的维护注入新的活力。
与传统人工检修相比,此平台的亮点在于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智能化:
智能诊断精准化:依赖高精度视觉传感器与AI算法的融合,机器人系统可以将典型缺陷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缺陷定位更是达到了毫米级。
自主作业少人化:平台依靠自主研发的多机械臂协同控制技术,可以独立完成螺栓紧固、拉出值调整、导高校准等关键作业,明显降低了人工运维量,预计可减少40%的人工工作。
安全管控智能化:构建实时三维作业场景的数字孪生系统,将传统人工检修所遗留的视觉盲区有效规避,极大地减小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率达90%。
此平台的成功上线,代表着研究院在铁路智能运维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后续,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铁路行业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平台性能,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更多智能化、无人化的铁路运维解决方案。
研究院作为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始终致力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智能装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此次研究院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等单位合作的重载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装置项目,不仅彰显了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升级的使命担当。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推动地方产业智能化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作业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