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助永春柑橘筑牢黄龙病防控线
科技特派员:丁 芳
服务内容:6月29日-7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特派员丁芳,赴永春县达埔镇猛虎柑桔场,聚焦当地柑橘产业核心痛点——黄龙病防控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永春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服务期间,丁芳教授深入田间,围绕柑橘黄龙病动态监测展开工作:优化监测点布设、规范数据采集流程,还对果园进行系统性巡查,对健康树、疑似病树做详细目视检查与症状记录,指导技术人员及种植户完成初步筛查与数据采集,共收集15份叶片样本用于后续实验室PCR检测,以验证田间识别准确性并积累本地化数据。
此外,丁芳教授在猛虎柑桔场举办“柑橘黄龙病症状识别与诊断技术”现场培训会,近50名果农及基层农技员参与。培训聚焦黄龙病典型症状识别、日常巡查要点和疑似病株报告流程,有效提升了核心果农与技术骨干对黄龙病的识别能力及主动监测报告意识,营造了群防群控氛围。既为永春芦柑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筑牢健康防线,守护其核心竞争力;也通过构建“早发现、快反应、准处置”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遏制了黄龙病扩散蔓延风险,保障果园安全生产,夯实永春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对保障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科技赋能 让金线莲焕发产业新活力
科技特派员:肖 正
服务内容:6月5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科技特派员肖正,前往永春县东平镇太山村的泉州市润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指导金线莲人工光源温控苗床培养与智能调光控温大棚种植。
服务期间,肖正针对传统中草药金线莲土培法的短板——适应性差、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成本高、且易受农药残留、空气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深入生产一线反复试验。他联合企业科技人员研发出高品质金线莲工厂化无土栽培技术体系,通过优化育苗流程,实现了金线莲人工繁育和工厂化高效栽培的技术突破,不仅缩短成株时间,更提升了产品质量。
该项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应用成效显著,就地培训并安排120多名员工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依托太山、东山村美丽乡村资源,建成中小学生传统中草药与兰花科普研学基地,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如今,已形成企业、乡村、农民三方共赢的新格局,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千年藏香循“标”启新程
科技特派员:刘胜蓝
服务内容:6月底,一场跨越数千公里的技术帮扶行动在西藏昌都市拉开帷幕。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工程师、科技特派员(闽藏协作)刘胜蓝,深入当地藏香生产企业开展为期12天的专项技术指导。
服务期间,刘胜蓝聚焦藏香产业标准缺失难题,详细解读国家最新颁布的GB 26386-2025 《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T 43430-2023 《藏香》、QB/T 1692.4-2023《卫生香》等最新标准,重点讲解有害物质限量、产品标签标识规范等内容,让企业明晰生产“安全红线”,为千年藏香立“标”指路。
随后,她走进福昌香业、显俄藏香厂及雍泽向巴传统藏香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重点企业生产车间,针对原料配比、搅拌均匀度、挤压成型稳定性、干燥温湿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开展“手把手”示范与问题诊断,推动藏香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为生产线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为提升藏香市场竞争力,刘胜蓝联合福建商学院设计专家优化产品包装。专家们结合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审美,将唐卡艺术、吉祥八宝等当地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既增加视觉吸引力,提升产品识别度,更让包装承载文化内涵,使藏香成为西藏文化传播的使者。
从标准普及到工艺优化,再到包装升级,这场全方位帮扶让千年藏香在传承中创新,稳步踏上标准化发展新征程,也为闽藏协作特色产业发展添上了亮眼一笔。
科企联动 多措并举促发展
科技特派员:岳 稳
服务内容:6月5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技特派员岳稳,前往石鼓镇福建省永春县阳升禽畜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围绕蛋鸡生产、有机肥加工及项目申报等展开调研与讨论。
服务期间,岳稳深化科企合作,多次赴现场调研、开展试验示范,协助企业申报永春县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并成功立项。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从多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在蛋鸡营养调控上,通过优化科学配方、强化精准饲喂管理、调控代谢平衡,构建全周期营养供给体系;在疫病防控中,完善生物安全屏障,开展血清及鸡蛋中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检测,规范操作流程以提升实验室诊断准确率。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有效助力企业实现增收增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